【兩會聲音】全國人大代表韓再芬:戲曲藝術需要慢慢“種”在人們心里
【解說】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中國最美鄉(xiāng)村音樂”。近日,全國人大代表、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戲曲藝術發(fā)展需要“出戲”,也需要“出人”,要慢慢“種”在人們心中。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
我們在人才培養(yǎng)上應該說是一個亮點,因為我們從2010年的時候就培養(yǎng)了一批,大概有幾十個這樣的年輕人,那么這一批年輕人現(xiàn)在是我們黃梅戲的未來,而且現(xiàn)在已然站在我們黃梅戲的舞臺中央了,所以這是我很引以為自豪的一點;那么第二點就是我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這么多年來,隨著我們國家對傳統(tǒng)文化的大力弘揚和推進,然后現(xiàn)在每年都有新的劇目出現(xiàn),而且這些劇目也都在社會上,然后還在我們自己的業(yè)內就是產生了很大的反響。
【解說】韓再芬表示,戲曲發(fā)展既要有傳統(tǒng)劇目,也要結合時代不斷創(chuàng)作新劇目,才能實現(xiàn)“百花齊放”。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
比方說我們現(xiàn)在排的《鄧稼先》,《鴨兒嫂》扶貧的,然后鄧稼先是我們的“兩彈元勛”,然后《不朽的驕楊》。當然我們還有很多傳統(tǒng)的一些劇目,而且應該說是百花齊放,各種不同的題材。所以創(chuàng)作這一塊,我覺得我們一直都是用一種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步伐在往前邁進。
【解說】戲曲是舞臺藝術,最能完整展現(xiàn)戲曲魅力的地方是劇場。韓再芬說,黃梅戲也會通過直播、云平臺等新媒體和新技術去推廣宣傳,但劇場空間是新媒體所不能替代的。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
我覺得舞臺藝術它是一個很獨特的一種文化,應該把劇場文化作為一個很獨特的文化來推進,這是一種別的所有的,無論用什么樣的媒體它是代替不了的,因為劇院文化它跟觀眾之間的觀演關系完全不一樣,它是我們和觀眾在同一個空間同一個氣場里面共同完成的一種藝術。
【解說】韓再芬表示,年輕人不喜歡看戲曲,這個說法是不對的,不能用慣性思維和認識去看待傳統(tǒng)戲曲。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
一說戲曲可能就說沒有年輕人看,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好的戲曲,我覺得我所演繹的黃梅戲,我們再芬黃梅,如果劇目好看的話,還是有很多年輕人愿意看喜歡看,主要看你的東西做出來的藝術的樣式,他是否喜歡。
【解說】
韓再芬表示,無論是“出戲”還是“出人”,都要耐得住寂寞,經得住沉淀。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
我們曾經也經歷過臺下只有一個臺子幾個人,但是我們同樣也要這樣演,我們的演員一樣要這么敬業(yè)地在臺上演,這就是一種堅守。好的藝術它一定是要通過時間檢驗,慢慢地讓它種在人們心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