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紀蘭》:一位農民代表的傳奇人生
作者:郝靜靜(山西大學副教授、青年編?。?/p>
近日上映的電影《申紀蘭》根據“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申紀蘭同志生前真實事跡改編,講述了申紀蘭堅守西溝、心系農村、情系農民的傳奇一生。作品通過講述申紀蘭的感人故事,再現(xiàn)共同的歷史事件和集體記憶,深度詮釋個體與國家的深刻命題,兼具主旋律電影和人物傳記電影的雙重屬性,在業(yè)界和觀眾中獲得好評。
申紀蘭作為第一屆至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把全部心血奉獻給西溝村的鄉(xiāng)親父老。她始終堅守自己的農民身份,將“人民代表為人民”的初心使命踐行一生。她所提的議案和建議都以“三農”問題為出發(fā)點,以“知道農民想甚、盼甚”為落腳點。比如,她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是對勞動女性的切實維護,是對封建落后觀念的宣戰(zhàn),也是消除性別差異的理念實踐。還有植樹造林踐行生態(tài)環(huán)保理念、村村通公路助推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旅游助力脫貧攻堅等舉措,都是在時代語境中的有力之舉。
影片以克制的鏡頭語言和微觀的敘事視角再現(xiàn)申紀蘭帶領西溝村村民全面發(fā)展的過程。這個人物從歷史深處走來,帶著滿身的泥土氣息,在回首往事時將真實的歷史事件和真摯的情感故事娓娓道來。其中既有個體成長的生命軌跡,更有時代發(fā)展的恢宏歷史印記,二者融匯在一起,共同塑造出鮮活、真實的英雄形象。書寫真實人物不易,申紀蘭的感人事跡早已在觀眾心中落地生根。所以,創(chuàng)作者試圖在保持歷史真實的基礎上對人物形象進行情感鋪陳和細節(jié)雕琢,對人物精神進行高度凝練和價值提煉,從而帶領觀眾重回歷史現(xiàn)場,進行冷靜審視和理性思考。
影片以申紀蘭最后一次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履職行程為切口,打破常規(guī)線性敘事的時空約束,通過個人視角的“跳入跳出”為觀眾呈現(xiàn)青年、中年和老年時期的申紀蘭以及其對應的典型事件。這種反常規(guī)的敘事方式沒有依據事件發(fā)生順序進行講述,卻更契合敘述者的情緒流淌和情感邏輯。影片開場便是申紀蘭不顧身體病痛執(zhí)意要去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情節(jié),并在這個過程中巧妙銜接過往她的三個生命階段,在時空對望中實現(xiàn)人物的立體塑造。結尾處,彌留之際的申紀蘭在國歌聲中堅強站立,眼含熱淚,深情凝望。這一刻,她“人民代表為人民”的愿望在現(xiàn)實時空得以實現(xiàn)。這種首尾相接的閉合敘事正是她一生為人民的生動表現(xiàn)。
影片內化廣闊的歷史空間于集體記憶,外化豐富的情感內涵于影像敘事,深入西溝村的生活肌理,全景再現(xiàn)中國農民群體跨越幾十年的接續(xù)奮進,多維度呈現(xiàn)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面貌和農村生活的歷史巨變。從這個角度看,片中的“申紀蘭”已超越了個體人物的具象特指,化身為具有時代標識的精神符號;“西溝村”突破了現(xiàn)實地域的空間指涉,成為中國農村現(xiàn)代化進程的縮影。兩者共同構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注腳,發(fā)揮著鮮明的價值導向作用和強大的精神引領意義。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9日 1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