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1日電(謝雁冰 郭超凱)新一輪巴以沖突已持續(xù)一個多月,已致雙方超1.47萬人死亡,成為當前全球關注的焦點。11月20日至21日,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外長聯(lián)合代表團訪華。訪問期間,中方同外長聯(lián)合代表團就推動當前巴以沖突降溫等問題深入溝通協(xié)調。
在受訪專家看來,外長聯(lián)合代表團將中國作為國際斡旋的第一站,體現(xiàn)出對中國的高度信任和對中國所持公正立場的高度認可,凸顯出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對中國在解決巴以問題上發(fā)揮更大作用的期許。此訪中,中方為解決巴以沖突提供了切實可行的中國方案,將推動各方進一步凝聚共識,形成解決沖突的合力。
從陣容來看,此番訪華的外長聯(lián)合代表團成員包括: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約旦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薩法迪、埃及外長舒克里、印度尼西亞外長蕾特諾、巴勒斯坦外長馬立基、伊斯蘭合作組織秘書長塔哈。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王晉分析稱,代表團級別高且成員頗具代表性。有巴以沖突的當事方巴勒斯坦政府代表,同時也有巴勒斯坦的鄰國埃及和約旦,還有阿拉伯國家傳統(tǒng)強國沙特。印尼則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伊斯蘭合作組織更是擁有57個成員國。
“可以說,外長聯(lián)合代表團派出了一個比較全面的陣容。這些外長、秘書長齊聚中國,同中方就巴以沖突問題進行磋商和探討,體現(xiàn)出對中國的高度信任,顯示出中國在相關問題上的重要性。”王晉說,這同時反映出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對盡快結束沖突、投身自身發(fā)展建設的普遍呼聲。
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對中國的信任有事實基礎。長期以來,中國為維護中東地區(qū)和平與穩(wěn)定發(fā)揮了建設性作用。今年3月,在中國斡旋下,沙特與伊朗這對曾經(jīng)的“宿敵”實現(xiàn)和解,并于4月恢復外交關系。沙伊和解還在中東地區(qū)掀起一輪“和解潮”,推動也門、敘利亞和利比亞等熱點問題降溫。
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研究員鄒志強表示,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外長聯(lián)合代表團訪華,將有助于推動巴以沖突降溫。在推動沙伊和解之后,中方再一次為中東和平而努力。外長聯(lián)合代表團訪問第一站就選在中國,凸顯出對中方為解決巴以問題、實現(xiàn)公平正義發(fā)揮更大作用的期待。
在受訪專家看來,在推動實現(xiàn)巴以和平上,中方始終是行動派。本輪巴以沖突爆發(fā)以來,中國一直同有關各方開展密集溝通,為停火止暴奔走,為和平疾呼。
今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來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埃及總理馬德布利時強調,當務之急是盡快?;鹬箲?zhàn),避免沖突擴大甚至失控、造成嚴重人道主義危機。解決巴以沖突循環(huán)往復的根本出路是落實“兩國方案”,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實現(xiàn)巴以雙方和平共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已同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外長、政要,包括聯(lián)合國秘書長進行了廣泛深入溝通。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翟雋訪問埃及、卡塔爾、阿聯(lián)酋、沙特、約旦等國,出席巴勒斯坦問題開羅和平峰會等,呼吁停火止戰(zhàn)、避免沖突擴大。中國作為聯(lián)合國安理會11月輪值主席國還推動出臺了本輪巴以沖突以來首份安理會決議。
“在世界大國中,中國是少數(shù)能夠同時與巴以問題相關方保持密切溝通,展開斡旋對話的國家之一,且中國始終秉持公正立場,沒有私心?!编u志強說,中國還正在擔任聯(lián)合國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國,有意愿、有能力也有條件對巴以沖突進行斡旋。
在此次會談中,王毅就應對當前加沙危局、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再次表明中方主張。他表示,要切實遵守國際法特別是國際人道法。巴以沖突“解決之道是落實‘兩國方案’”。中方呼吁盡快召開更具規(guī)模、更大范圍、更有實效的國際和會。
受訪專家表示,中方進一步為解決巴以沖突提供了切實可行的中國方案。從呼吁停火止戰(zhàn),到推動各方遵守國際人道法,再到反復強調巴以問題的解決之道是落實“兩國方案”,中國關于解決巴以沖突的邏輯一以貫之,那就是捍衛(wèi)人道與和平,秉持公道和正義。
王晉分析稱,此次中方主張的亮點在于,再次提出中方反對任何針對巴平民的強迫流離失所和強制遷移,直面當下國際社會關切,同時中方強調聯(lián)合國安理會的作用,“安理會在解決國際爭端中具有重要作用,未來需要更具規(guī)模、更有實效的機制性保障,來保證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在巴以問題上的呼聲得到尊重和關注?!?/p>
“此次外長聯(lián)合代表團訪華取得的共識和成果,有助于促進各方更積極地參與到調停巴以沖突中來,推動國際社會形成更大共識,匯聚解決沖突的合力。”鄒志強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