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加分”文旅消費(經濟新方位)
江西南昌滕王閣,背誦《滕王閣序》爭取免費門票機會;陜西西安大唐不夜城,與“李白”對詩贏得紀念品;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欣賞“東方雕塑陳列館”……今年文旅市場持續(xù)升溫,多地憑借文化底蘊為文旅消費“加分”。
近年來,文化傳承發(fā)展帶動文化旅游市場的趨勢愈發(fā)明顯。文化遺產地、考古遺址、歷史文化名城(鎮(zhèn))、國家文化公園等文旅目的地,創(chuàng)造新的消費場景,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據統(tǒng)計,2022年,超過七成的游客在節(jié)假日參與了兩項以上文化活動。在文旅深度融合發(fā)展背景下,一項項承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文旅項目備受關注。
文化景點創(chuàng)新開發(fā),活力足
華燈初上,位于四川眉山東坡區(qū)的三蘇祠周邊,來往游客不少,街巷越發(fā)熱鬧?!耙褂螝v史文化街區(qū),精致的建筑裝飾燈光布置,讓人感受到別樣的歷史魅力?!币幻慰透袊@。
擁有文旅精品項目是引來、留住游客的關鍵。東坡區(qū)大力發(fā)展夜間經濟,打造“東坡醉月地”文化旅游區(qū),并推出特色旅游線路5條,開發(fā)10余項研學課程。2022年,全區(qū)A級景區(qū)接待量102.8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7.82億元。
不只是東坡區(qū)、三蘇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地方對文化景點進行現代化、創(chuàng)新性呈現,避免“千篇一律游古跡”,增強旅游吸引力。
在山東曲阜,尼山圣境景區(qū)推出融合聲光電的大型實景演出《金聲玉振》,帶觀眾身臨其境地領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魅力;在湖北武漢,系列活動邀請游客打卡漢口歷史風貌區(qū),重新認識既古老又現代的江城……
創(chuàng)新開發(fā),為文旅融合開辟了新路。
行走在朱熹園所在的福建南平,常能在大街小巷與“卡通朱子”相遇。從城市景觀、文旅產品到動畫作品等,立體鮮活的朱熹形象、朱子文化悄然走進人們日常生活?!翱ㄍㄖ熳印敝鲃?chuàng)團隊負責人雷希穎說:“我們會繼續(xù)挖掘朱子文化,使這一文化形象更加立體鮮活?!?/p>
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唐曉云表示,各地厚植文化底蘊,推動文化、旅游資源向文化、旅游產品轉化,形成多點支撐、多業(yè)共生、多元融合的大旅游產業(yè),以豐富的文旅產品供給、多樣的文旅融合業(yè)態(tài),激發(fā)消費潛力。
影視作品帶動消費,潛力大
因為一部劇、一場電影或是一檔節(jié)目,而奔赴一個地方,是當下旅游市場的新現象。
富有煙火氣的城市街道、獨具特色的人文歷史、引人入勝的風景名勝,本就讓觀眾心生向往;借助影視作品的傳播提升知名度之后,更能吸引慕名前來的游客。
熱播劇《去有風的地方》,90%的外景在云南大理拍攝,取景地大理鳳陽邑茶馬古道廣為人知。據介紹,該劇播出后的兔年春節(jié)假期,大理共接待旅游者423.93萬人次,同比增219%。
另一部劇集《長月燼明》,則讓文化背景與之相關的安徽蚌埠受益不少。今年“五一”假期,蚌埠文旅局圍繞該劇設計游覽路線,開通4條免費公交專線,讓劇迷一步到位打卡同款景點。數據顯示,“五一”假期,蚌埠共接待游客417.6萬人次,較2019年上漲162.39%。
“商街的繁華盛況讓人贊嘆,和電影里的大唐盛世簡直一模一樣!”來自廣東廣州的高中生張恒,看完電影《長安三萬里》后,很快訂票乘車來到西安,抵達當晚就游覽大唐不夜城。
在“影視+文旅”融合的大趨勢下,文化景點通過影視劇的呈現,知名度進一步打響。據介紹,今年7月,西安城墻迎來客流高峰,較2019年同期增長110%;《長安三萬里》電影出品方等推出的官方同款暑期研學線路備受歡迎。
線上線下同頻共振,業(yè)態(tài)新
通過社交平臺推介當地風物,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的文旅新業(yè)態(tài)層出不窮。
唐曉云表示,餐飲消費在旅游消費中占比長期保持在20%以上,90%的旅游者到目的地后都會品嘗當地特色飲食。這其中,網絡主播、博主的帶動效應逐漸顯現。
視頻網站嗶哩嗶哩的一名美食博主,拍攝傳統(tǒng)美食短視頻,常引得網友追隨到地打卡嘗鮮。在一期拍攝于甘肅張掖市山丹縣的美食視頻中,食客與廚師圍坐品嘗當地特色美食炒撥拉。視頻一經播出,當地客流量快速上漲,不少外地游客在店門口排起長隊。
“國潮”成為消費新風尚,帶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消費穩(wěn)步增長。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以“非遺”為關鍵詞的搜索量同比增長168%,“非遺”主題相關的團購訂單量同比提升245%。
在大眾點評APP上,一家名叫“93號院非遺工坊”的店鋪十分熱門,引得眾多網友尋跡來到北京前門。據介紹,門店有近30個團購項目,顧客可以親手制作老北京特色非遺工藝品。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受訪業(yè)內人士認為,當前文化、旅游進入深度融合新階段:一方面,產品類型豐富,非遺進景區(qū)、國風文化節(jié)、文物游徑、考古研學等傳統(tǒng)文化與旅游融合型產品備受市場認可;另一方面,融合方式多元,通過電影、演藝、音樂、文創(chuàng)、數字文旅、節(jié)會賽事等不同方式實現融合。專家建議,相關部門、行業(yè)機構、平臺機構、從業(yè)者應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借力打力,以傳統(tǒng)文化激活消費新動能,實現文化傳承發(fā)展與文旅消費升級雙向賦能。
?。ㄔ铌繀⑴c采寫)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01日 03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