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守藝人”的冰雪情結
一團肥厚細軟的陶泥,在手中幾經(jīng)捏、搓、揉、掀,再用竹刀輕輕點劃、勾勒,幾秒鐘后就變成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公雞??幢本┠嗖仕艽硇詡鞒腥藦堉覐娧菔灸嗨苤谱鳎且环N享受。幾十年不停地磨煉,讓他塑泥的每一個動作都嫻熟而穩(wěn)健。
在他手中,陶泥似乎有了生命,經(jīng)過制泥、做坯、上色等純手工工序,各式各樣小物件擺進他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楊梅竹斜街的兔兒爺?shù)?,讓往來的游客流連忘返。而他新近完成的“冬奧五虎”,更讓聽他講課的孩子們驚喜連連。這份用心,不僅來自對老手藝傳承的責任,更源于他深埋于心的冰雪情結。
靈感源于冰雪運動
1963年出生的張忠強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在他兒時的記憶中,最快樂的莫過于冬天打雪仗、溜冰車的片段。“當年大柵欄地區(qū)一共有114條胡同,每條胡同有幾十個院子。不等雪停,上百個孩子就爭先恐后三五成群地打起了雪仗?!蓖砩匣丶遥@些渾身濕漉漉,小手凍得像紅蘿卜、裂出細長口子的小淘氣們,不知要挨家長多少數(shù)落。
等風一吹雪踩實,琉璃廠的一塊硬地面又成了天然的溜冰場。用竹片做冰刀、再在上面釘上橫木板,兩根硬木棍或火筷子充當冰杖,家家戶戶的孩子開著自己DIY的小冰車參加溜冰大賽。
“一場大雪,十來天的快活?!碑斈?,其他地方都是土地,只有大柵欄附近銷售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古玩奇珍的琉璃廠有硬化地面。每逢冬日雪后,這塊硬地就成了胡同里孩子們的游樂場。”回憶起那段歲月,張忠強語氣中充滿懷念。再大點,孩子們冬天的足跡就不再局限于宣南。上世紀80年代初,一家人月工資不過30多元,張忠強斥巨資40多元,買回了自己的第一雙冰鞋。從此,冬天的前海、南海、西海、后海、什剎海,甚至更遠的八一湖,都成了他和伙伴們溜冰撒歡兒的好去處。那種與伙伴相伴滑冰的歲月,那份酣暢淋漓的快樂,是他最清晰的童年記憶。
時光如白駒過隙,當年癡迷滑冰的年輕人已鬢染霜雪,唯一沒有改變的,是對冰雪運動的那份熱愛?!爱斘业弥瑠W會要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辦,由衷地感到高興。真正品嘗過冰雪運動快樂的人,更懂得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意義。”
而這份欣喜帶來的奇思妙想,也給他帶來了創(chuàng)作靈感。他有一種沖動,用最熟悉的陶土泥和手中的生花妙筆,創(chuàng)作出與奧林匹克精神契合的作品。
講好非遺傳承故事
見過張忠強作品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因為純手工制作和描畫,他制作的兔兒爺或調皮或可愛或威嚴莊重,每尊開臉都不一樣。但有一點始終不變,就是兔子長長的耳朵都可以拿下來。這無疑增加了兔兒爺制作的難度,但他堅持這樣,因為“傳統(tǒng)的兔兒爺就是這樣的”。
時至今日,像張忠強這樣還在制作兔兒爺?shù)氖止に嚾艘褳閿?shù)不多。老手藝要想傳承,就需要社會認可和喜愛。做兔兒爺20余年,張忠強一直在探索如何把傳統(tǒng)手工技藝變成一個文化符號,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歡兔兒爺。比起手藝人,張忠強更喜歡稱自己為“守藝人”。除了自己堅守,他也不斷將這門技藝教給更多愛好者,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北京泥彩塑技藝發(fā)揚光大。
隨著北京日益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張忠強有了新身份——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大興實驗學校的美術老師,專門教授泥塑兔兒爺課程。這位曾經(jīng)在下班后兼職擺路邊攤的手工藝人,有了自己的店鋪,還不時帶著兔兒爺參與文化交流活動。
從最初業(yè)余售賣小玩意兒到現(xiàn)在教學、銷售、展示。張忠強每天都在思考怎樣將這項技藝傳承下去,怎樣擴大北京泥彩塑的影響力?“我期待年輕人加入到創(chuàng)作隊伍中來,創(chuàng)造屬于這個時代的北京泥彩塑兔兒爺?!?/p>
張忠強的兔兒爺?shù)昀?,與時代接軌的作品越來越多。他還參照冬奧會的運動項目,用陶土泥做出滑雪的泥彩塑形象,并把這個作品帶到美術課堂上。“我希望現(xiàn)在的孩子們,能像我們小時候一樣滑冰、溜冰車,愛上冰雪運動?!?/p>
今年是中國的虎年,他將虎的造型與奧運五彩的元素結合,創(chuàng)作了憨態(tài)可掬的泥彩塑“冬奧五虎”。作品完成后,張忠強帶它們走進社區(qū)、學校進行展示,很受歡迎?!拔覀冊诶^承弘揚傳統(tǒng)文化時,也希望能融入更多現(xiàn)代的元素,把傳統(tǒng)民間泥彩塑的故事講好?!保ㄓ浾?楊學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