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老照片還原漢陽古城風貌
□ 長江日報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丁援
位于漢陽古城內(nèi)的顯正街是武漢最古老的街道之一,有著1400年歷史。日前出版的新書《顯正街記憶》,首次披露了一批老照片,還原了千年顯正街和漢陽古城的“老街流影”。
■ 153張歷史圖片,窺見百年前“楚中第一繁盛處”
《顯正街記憶》里,有作者麻建雄的“獨家秘籍”——153張珍貴歷史圖片。作為攝影家,除本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拍攝的老照片外,麻建雄多年來通過海內(nèi)外各種渠道收集到一批顯正街、漢陽古城的老照片,其中有20張獨家照片是首次面世。
通過這些照片,讀者可以看到100年前的漢陽古城全景,漢陽古城朝宗門到鳳山門之間的顯正街天際線;90年前的漢陽樹;60年前的漢陽俯瞰圖,正在建設的建橋新村、梅巖村……
一些歷史事件也通過這些珍貴照片展示出來。如1931年武漢大水,顯正街及漢陽城區(qū)受災難民紀實。
一張麻建雄從比利時根特大學獲得的歷史圖片,顯示了清末漢陽府衙的正大門及大門前的顯正街街景。照片中府衙門前兩根木柱的石柱礎,經(jīng)麻建雄多方探尋,竟在今天的顯正街靠近攔江路附近的一戶人家門前找到了。長江日報記者隨麻建雄到現(xiàn)場,看到石柱礎確實和照片中大小形狀一樣。
■ 顯正街比武昌解放路(長街)和漢口漢正街要古老得多
1954年出生的麻建雄在顯正街生活了60多年,他有20多年市區(qū)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的履歷,多次為保護漢陽古跡建言,對顯正街的歷史發(fā)掘與文物保護有著深厚的個人情懷。經(jīng)過多年搜集圖片、典籍、故事,三易其稿,《顯正街記憶》一書日前由武漢出版社出版。
4月9日下午,記者隨麻建雄實地探訪位于漢陽大道、鸚鵡大道、攔江路圍成的三角地帶之間的顯正街。
漢陽古城也位于這個三角形片區(qū)。從大的地勢講,漢陽古城北面遠靠龜山、近靠鳳凰山,東臨長江,南臨攔江路南段,即清代以前的夾河。漢陽區(qū)史志研究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唐武德四年(621年),即唐高祖李淵在位時期營建了漢陽城,初有城門8座,后為4座,至清代留有朝宗門(東門)、南紀門(南門)和鳳山門(西門)3座。
漢陽古城自唐代營建,至1928年古城垣拆除,經(jīng)多次修葺、擴建,其基本格局未變。古城內(nèi)的顯正街,東自漢陽城朝宗門,西至鳳山門,全長829米。自唐代漢陽城建成后,顯正街長期為漢陽城內(nèi)的一條東西走向的主街,其名由“縣正街”,即漢陽縣之正街演化而來。
武昌城建城于東漢末年,明代修葺時,其街道格局改變了。因而歷史學家、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嚴昌洪為《顯正街記憶》作序說:“它(顯正街)的歷史比武昌的長街(今解放路)和漢口的漢正街要古老得多。”
■ 建于清中葉的共勉牌坊至今激勵著顯正街片區(qū)學子
麻建雄帶記者從武漢市五醫(yī)院附近,即漢陽古城鳳山門處,一直走到臨長江的攔江路,漢陽古城朝宗門處。一路走來,街道逐漸收窄,有書中描述的當年石板路的感覺。
整條街留下的古跡不多。在五醫(yī)院內(nèi),有530多年歷史的“漢陽樹”巍然挺立。“漢陽樹”旁的一棟三層西式建筑,為圣·高隆龐醫(yī)院舊址,現(xiàn)為五醫(yī)院體檢樓,建于1931年,當年就接納過武漢大水的災民。麻建雄介紹,1938年2月,白求恩來華,首診就是在這家醫(yī)院,搶救日軍空襲造成的傷員達一個星期之久。在五醫(yī)院大門口,立有白求恩的白色塑像,銘牌上記載有白求恩在顯正街的事跡。
顯正街片區(qū)現(xiàn)存更老的古跡,是離漢陽古城南紀門較近的共勉牌坊,為四柱三間式石牌坊,柱頂有石雕飾。如今在一居民小區(qū)內(nèi),上世紀90年代中期由麻建雄呼吁保護了下來。共勉牌坊銘文顯示,它建于清中葉的1750年,當時位于共勉街,即漢陽縣學所在地,也是考場,稱為“貢院”。麻建雄介紹,共勉牌坊是一部“立體史書”,至今還在教育、激勵和蔭澤著顯正街片區(qū)居民的孩子們。
麻建雄在書中建議,“在漢陽古城歷史文化風貌區(qū)建設中,把這里打造成一個中心片區(qū),復原鳳山門城樓遺址,恢復一段青石板路,擴建一個廣場,把漢陽樹請進來,把白求恩來過這里等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用雕塑和碑廊等形式反映出來,給后人留住(漢陽古城)西門口這個老漢陽的珍貴記憶”。
顯正街歷代為漢陽縣、漢陽軍、漢陽府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顯正街是漢陽城的繁盛中軸,商貿(mào)興旺,店鋪密集。有唐代詩人羅隱作“漢陽渡口蘭為舟,漢陽城下多酒樓”的美譽,宋代有“平時十萬戶,鴛瓦百賈區(qū)”的描述,明清時期的棉花交易“浪涌銀花,坡呈白雪”。在清代,顯正街兩旁曾有漢陽府衙、漢陽縣衙、漢陽府學、漢陽縣學、漢陽貢院等主要機構。歷代顯正街街市上“重層飛棟,五金山集”,曾被譽為“楚中第一繁盛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