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接力棒傳到我們手中,必須奮力向前
【走近文藝家·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
光明日報記者 劉平安
他曾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游行活動廣場專家組組長,帶隊完成天安門廣場“紅飄帶”景觀雕塑及游行活動中“開天辟地”等11輛彩車的設計工作;2021年帶隊完成北京冬奧會“鳥巢”中心區(qū)及延慶、張家口賽區(qū)場外火炬臺設計等。作為清華美院黨委書記、教授,他在黨和國家的重大活動中竭盡所能,也將教書育人理念融化在實戰(zhàn)中。
5月14日,清華大學發(fā)布通知,加強疫情防控,實行“不進不出”。為支持抗疫工作,并全力保障教學、科研、答辯工作的開展和學生的學習生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教授馬賽主動留在校內,已經(jīng)許久沒有回家。他說,這是目前最重要的事,一切以大局為重,一切為了學生。
不久前,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京召開,馬賽被授予“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對此,馬賽直言“這對我而言既是至高的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同時他還毫不猶豫地把榮譽歸功于團隊和集體,“這離不開清華美院厚重的文化底蘊,團隊和集體的通力協(xié)作,這份榮譽其實是對清華美院這個大集體工作的肯定。近些年,我們也很幸運,相繼趕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2022年北京冬奧會等黨和國家重大活動,并有幸參與相關設計工作,得到了黨的肯定和人民的認可”。
馬賽的豐富履歷的確與黨和國家重大活動緊密相關。
1999年,當時還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99年11月20日并入清華大學,更名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青年教師的馬賽,就參與了“光輝的歷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光輝成就展”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展位的設計工作,并獲評“最佳展位設計”。2009年,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活動中,國慶群眾游行中有60輛彩車充分展現(xiàn)新中國成立6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清華美院參與設計了其中的近20 輛,馬賽再次深度參與其中,經(jīng)歷了加班加點、臨危受命等重大挑戰(zhàn),最終出色完成了相關工作。當他在2018年年底接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典設計任務時,馬賽已經(jīng)做好了充足準備。
2019年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游行隊伍走過長安街,主題彩車與天安門廣場上壯麗、靈動的“紅飄帶”交相輝映,現(xiàn)場的歡樂海洋與LED大屏幕上的歷史畫面融為一體,廣大人民群眾共同為祖國的生日慶典送上最美祝福。
大家在現(xiàn)場或通過電視機看到的是人民群眾的狂歡,感受到的是自由、生動、歡愉、活潑的熱烈氛圍。而為了達到“人民的慶典”這一效果,作為本次慶典活動天安門廣場專家組組長的馬賽及其團隊必須做到“精精益求精、萬萬無一失”。
馬賽帶隊完成了禮賓車、“開天辟地”等11輛主題彩車的設計任務,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天安門廣場“紅飄帶”景觀設計方案。主題彩車設計過程中,為了加深對主題的理解,馬賽專門邀請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專家為團隊授課解讀;“紅飄帶”推進過程中,為了解決防風抗震等問題,馬賽會集科技、材料、機械、土木等領域的專家跨學科合作,動員各類資源保障工作順利開展。
“我們一邊學習一邊創(chuàng)意。在國家的支持下,最終把創(chuàng)意變?yōu)楝F(xiàn)實?!瘪R賽說。過程辛苦嗎?時間緊、任務重、工作強度大、時間跨度長,壓力可想而知。馬賽告訴記者,那段時間經(jīng)常連軸轉,“有一次我去車里拿手機充電線,坐在車里就睡著了,睜眼已經(jīng)是滿天星星”。
馬賽曾參與北京夏季奧運會、廣州亞運會及深圳大運會開閉幕式設計工作,擔任亞運會、大運會開幕式視覺總設計等。在這些重大活動中,馬賽帶領的團隊中既有青年教師,也有不少博士生、碩士生。他在全力以赴做好設計工作的同時,也把教書育人理念融化在實戰(zhàn)中,把重大項目作為一次次實踐課堂,充分信任學生、激發(fā)學生、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
在馬賽的工作室中,桌上放著幾個2022年北京冬奧會主火炬“雪花”的草模型——打包快遞的編織帶與廢棄光盤的組合?!拔覀円髮W生不能光靠嘴說,要動手做,拿一些隨手可得的材料搭建草模型。我會告訴他們哪些地方不合理,哪些地方需要調整,不斷推倒重來,探索最佳方案?!瘪R賽說,“清華大學有為民生而設計的基因和很好的‘從游’傳統(tǒng),大魚帶小魚。在完成所有項目的過程中,我都會與學生一起熬夜加班,一起討論,一起出方案,在和學生一起摸爬滾打的過程中,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馬賽身上有著清華人“行勝于言”的特質,自覺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堅持在實踐中育人。在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設計“雪花”主火炬及三大賽區(qū)場外火炬臺的日子里,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的很多細節(jié)之處,馬賽都要親力親為,不允許出現(xiàn)任何瑕疵。他用身體力行告訴學生,要把國家利益、集體榮譽放在最高位置,“既然要做,就一定要達到一個理想效果”。結果證明,“雪花”一舉驚艷世界,火炬臺憑借藝術美感作為地標被保存。
馬賽在學生時代曾受益于通識教育,廣泛學習了環(huán)境設計、雕塑、染織、版畫、工藝美術等不同專業(yè)。這使得他在未來的日子里,面對各類重大任務時,都能自如應對,走上學院領導崗位后,對各個專業(yè)并不陌生。如今,他也經(jīng)常鼓勵學生不要被專業(yè)所束縛,要有寬闊的視野和系統(tǒng)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他還常常激勵學生要迎難而上,在“真刀真槍”的藝術實踐中增長才干、實現(xiàn)自我價值;在藝術與科技的融合中拓展思路、尋求突破;在重大項目中提升能力、錘煉意志、培養(yǎng)愛黨愛國情懷。
“我常跟學生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上,我們義不容辭,必須奮力往前跑,要體現(xiàn)我們這代人的能力和價值。同時要以美為媒,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馬賽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