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古脊椎所標本館成為全球自然藏品重要組成部分
光明日報北京3月26日電(記者齊芳)地球的歷史,濃縮在自然博物館中。北京時間2023年3月24日,來自全球28個國家73家機構的學者在《科學》雜志聯(lián)合發(fā)表論文,通過對世界上自然博物館藏品進行評估,發(fā)現(xiàn)這73家最大的博物館和標本館保存著超過11億件生物、地質(zhì)、古生物和人類學藏品。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古脊椎所”)的標本館位列73家機構之一。
中科院古脊椎所成立于1929年,而其標本館比研究所還要“年長”7歲。以中國古脊椎動物學的開拓者楊鐘健先生等為代表的老一輩古脊椎動物學家,為了改變彼時中國化石大量外流的情況,建立了農(nóng)礦部地質(zhì)調(diào)查所新生代研究室——這就是中科院古脊椎所的前身。數(shù)代賡續(xù),經(jīng)過90多年的努力,中科院古脊椎所目前以46萬余件化石和人類遺存標本保留下亞洲最大的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收藏,并通過其下屬的中國古動物館向公眾展出,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而數(shù)字、同位素、成像和基因組技術以及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進步正在改變和擴大自然藏品的使用方式,大大拓展了可能的應用范圍。
論文的共同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長鄧濤研究員介紹,在過去的三個世紀里,人們收集物品和標本,并將其保存在世界各地的自然博物館和標本館中?!白鳛橐粋€整體,這些收藏是我們理解自然世界和人類在其中的地位的物理基礎,是一個無與倫比的信息來源——它們與野生動物保護、氣候變化、流行病防治、糧食安全、入侵物種、稀有礦物和生物經(jīng)濟等各種問題直接相關。”
如今,自然博物館不僅成為科普的基地和平臺,也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jù)——世界上的自然藏品提供了一個了解地球過去和現(xiàn)在的獨特窗口,它們越來越多地被用于對未來做出可驗證的預測,成為與生物多樣性有關的重大政策框架的基礎和主要知識來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