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以舞劇再現(xiàn)藏北馱鹽文化
由西藏青年舞蹈家兼編導拉巴扎西獨立完成編舞、視覺、文本的舞蹈劇場《羌塘》,將于近期在武漢首演。
這部再現(xiàn)藏北獨特游牧文化馱鹽之旅的舞劇,并非拉巴扎西首次觸碰藏北題材的舞蹈劇場。
早在2021年,他主導完成了首部以藏北游牧文化為題材的舞劇《天邊牧人》。這部以對話為始的歌舞劇,將馱鹽、婚慶等藏北班戈最獨特的傳統(tǒng)游牧文化作為筆觸,勾勒出美麗草原文化的影廓,再加以現(xiàn)代藝術元素,分章節(jié)依次遞進呈現(xiàn)了藏北班戈牧人從舊到新、從苦到甜的生活經(jīng)歷。
“2020年,當我為《天邊牧人》采風來到那曲市班戈縣牧區(qū)時,就想過將來要做一部更純粹一點的牧區(qū)題材舞蹈劇場?!崩驮鏖_門見山聊起了初衷。
“羌塘是一片真正意義上的高天厚土。這里稀薄的空氣使高原的天空因純凈而透明。只要你登高望遠,幾百公里以外的景物任你用心靈去觸摸和感受?!边@是已故藏族作家江央西熱眼中的故鄉(xiāng)羌塘。
那么,西藏青年舞者拉巴扎西即將以舞劇的形式開啟《羌塘》之旅又是怎樣的呢?用他的話說,他希望用這部舞劇開啟藝術創(chuàng)作者的另一段“馱鹽之旅”,以此向那條漫漫古道和早已銷聲匿跡的馱隊表達他由衷的致敬。
表達誠摯敬意—— 開啟藝術創(chuàng)作者的“馱鹽之旅”
大雪封山,馱鹽隊伍艱難地走在風雪中,他們用身體和意志開辟出前行的道路。沒有庇護,更沒有捷徑。馱鹽隊伍艱辛地前進著,他們憑著經(jīng)驗與膽識一步步前行在漫漫古道上。
千百年來,在廣袤的藏北草原上,馱鹽隊伍正在行進的這條古道叫馱鹽道。毫不夸張地說,這條古道曾經(jīng)也是藏北牧人的生命之路。那些千百年來走過這條古道的人,曾經(jīng)看見并感受過自然和人類的多重生存法則。
歲月不停更迭,日月每日交錯,但在這條古道上,今天的人們,依然能望見那遠去的足跡。如果,你細細聆聽,也許還能聽到伴隨那段足跡的馱鈴聲?!霸僮吣菞l古道,你不妨用心感受,就能聽見天邊最美的馱鹽之歌,甚至能聽見牦牛馱隊傳來的銅鈴聲。”拉巴扎西的言語里帶著詩意。
拉巴扎西最新舞蹈劇場《羌塘》是他基于對草原文化的認識,重新架構(gòu)并引發(fā)對生態(tài)及生命的思索之作?!吧剿g,生命如詩……”在拉巴扎西看來,高居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生命有其獨特的存在,“寧靜而渾厚,這里是英雄的故地?!憋@然,對羌塘的一切,拉巴扎西充滿了敬意。
在《羌塘》這部舞蹈劇場中,拉巴扎西引用馱鹽這項民俗中已有的儀軌,以馱鹽隊伍出發(fā)到采鹽等進程,來呈現(xiàn)馱鹽人豐富的情感表達。他運用舞蹈的美學藝術,來表現(xiàn)藏北地域的多樣色彩,將融合班戈諧欽的動律以及那曲獨有的非遺編織文化等,融會貫通在整劇中,將更多的可能性,擴充于對藏北自然地域獨特色彩的想象里,讓觀者體驗到一種生命的張力,高原特有的靈動性始終縈回環(huán)繞。
作為一名獨立制作的舞蹈編導,這些年,拉巴扎西不停地往返于西藏到北京、上海、武漢等城市之間,他關于自己安身立命的舞蹈藝術事業(yè)的思索,也隨著城市的變遷、鄉(xiāng)土的各異,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不停游移的生命,加之長時間、不間斷的思考,總能給一個有心的人帶來變化和新的想法。他說:“其實,在國內(nèi),民族舞蹈劇場的市場占比是極其少的, 以藏族舞蹈為主題劇場的作品則更少見。”
當拉巴扎西不停地穿梭于發(fā)達城市,再回到仍不失原生態(tài)的西藏鄉(xiāng)土村野時,那種差異所帶來的對比,似乎更加強烈,他關于又一個以藏北牧區(qū)舞蹈劇場為原型的作品,開始在腦中有了一個雛形。
2022年,拉巴扎西為湖北省武漢市藝術學校做過一個劇目。他說:“學校對這個作品的反饋還不錯。而且學校為給學生打造一個更加自由的觀摩學習環(huán)境,還邀請我再為學生們編一部以藏北為題材的舞劇,由此,我們雙方達成了初步的合作協(xié)議?!?/p>
“這樣的機會是值得嘗試的,而且我認為這是我的幸運?!彼f,當然,最終的形式定位在舞蹈劇場這樣一種表達方式,是為了讓觀者有一個更加開放的解讀環(huán)境,“我個人并不希望觀者受內(nèi)容以及表達的限制。其次,舞蹈劇場的意境和空間會更大一些,我自己也比較鐘愛這樣的舞蹈藝術形式?!?/p>
從編舞到視覺、文本,拉巴扎西獨立完成這部舞蹈劇場《羌塘》。他說:“可以說,這部舞蹈劇場也是我自己這段時期對藏北這類題材藝術的一些思考,再用舞蹈藝術的再現(xiàn)來表達出來?!?/p>
解讀藏北之美—— 孕育而生的《羌塘》
說起《羌塘》這部舞蹈劇場的靈感來源,拉巴扎西略想之后表示,這還得要追溯到2015年起他帶著自己工作室的編導,做過很多關于西藏藏北舞蹈的創(chuàng)作,并且花了很長時間去當?shù)夭娠L和學習。
拉巴扎西一直覺得,長期以來,西藏那曲文化和該地域的獨特性是因當?shù)鼐邆浞浅L厥獾臍赓|(zhì)而遺世獨存的。每當關注西藏各大文化平臺時,他發(fā)現(xiàn),藏北歌舞以及服飾等都以一種融合表達的方式,共同呈現(xiàn)在觀者眼前。
“當有一個機會和空間,能讓我試著去拆解并逐步解讀它的美感時,對一位舞者而言,僅僅用興奮、或者激動是不足以表達的。”他說,“在藏北舞蹈中,從最簡單的顫膝、服飾的配色、身體的語態(tài)等,你只要閉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平靜的納木錯和盛裝的班戈姑娘,在夕陽的余光中起舞,那是何等的美麗和莊重……”說話間,拉巴扎西仿佛又一次回到他心目中的藏北,在那地廣人稀、又有著絕美自然風光的羌塘,翩然起舞。
也許,正是源于此,《羌塘》在拉巴扎西內(nèi)心深處孕育而生。
當問及作為這個舞蹈劇場的創(chuàng)作者,希望賦予它怎樣的內(nèi)核表達,或者內(nèi)在靈魂時,拉巴扎西表示,光靠一部舞蹈劇場就能陳述或者解讀一個地方,或者一個區(qū)域是不大可能的?!安贿^,我想如果你看過《羌塘》之后,可能會重新踏足美麗的藏北,去感受那里的極境之美。也許這就是我內(nèi)心深處所期盼的一個場景?!?/p>
作為一名當代知名舞者,拉巴扎西認為,舞蹈本身是情緒的外化,《羌塘》也許并不具備深層次地領會以及表達地方文化的內(nèi)涵,卻可以讓人感受一方地域所蘊含的無限力量和溫度。
在《羌塘》中,拉巴扎西以不同章節(jié)的絢麗色彩,表達藏北獨特的韻味,以此聯(lián)想藏北生態(tài)的多樣性以及人文的豐富性。他說:“我不試圖渲染,但一定要呈現(xiàn)寧靜之美,就如同西藏的景色,需要你用心靈來發(fā)現(xiàn)和相遇。”
“《羌塘》的排練時間跨度較長,從去年8月初就進入排練階段。起初,我為學生們做了多次講解,再推出一些實驗性的課堂。”拉巴扎西介紹道,主要以西藏那曲舞蹈的特性以及常識為主。不得不承認,在國內(nèi)舞蹈教學結(jié)構(gòu)里面,這塊內(nèi)容是缺失的,所以讓學生逐步去了解藏北舞蹈的發(fā)力以及身體投入的狀態(tài)非常重要。
他表示:“盡可能多地讓學生融入作品本身。這當然需要一些時間,所以創(chuàng)作作品并成型確實花了我們不少時間?!?/p>
為更好地演繹這部舞蹈劇場,武漢市藝術學校動用了大量的資源和人力,不僅邀請了來自西藏作協(xié)以及舞協(xié)的專家來指導,而且特別邀請了北京藝術界的專家來做藝術顧問及指導。從演員角度而言,也有國內(nèi)一線的藝術家加盟這部舞劇。
賦予精神內(nèi)核—— 銘記新生活來之不易
多少世紀的疾風從這里刮過
鹽湖的臉上總掛著孤寂的淚水
無言地仰望重疊的山峰間盤旋的鷹
石縫里流淌的溪水凝固成無聲的瀑布
在陽光下閃耀 像獻給山神的哈達
——加央西熱《鹽湖》
作為一名當代舞者,拉巴扎西坦言自己對于馱鹽是陌生的。“藏北牧民傳統(tǒng)的運輸方式——馱鹽及由此引發(fā)的農(nóng)牧鹽糧交換日漸逝去,揭示了一個時代的過去。不過,我想作為一名藝術創(chuàng)作者,當我們再次踏上藏北尋求某種答案時,已然開啟了另一段‘馱鹽之旅’?!?/p>
拉巴扎西回憶說:“當我第一次走進那曲市班戈縣文化和旅游局的檔案庫時,非常震撼。”
所有的故事在那里都被文字影像所記錄下來。它們就在那里,靜靜地,仿佛正等待歲月的解封?!爱斠粋€個畫面,如此生動地展現(xiàn)在我面前時,我有一種莫名的感動,甚至眼眶濕潤。在那樣一個美麗卻又無比艱苦的地方,有過如此絢爛的文化,而且千百年來,曾代代相傳。它促使我,想要將它搬上舞臺,讓更多的人去了解藏北的文化以及藏北獨具特色的人文色彩。”再說起與馱鹽文化相關的采風經(jīng)歷,拉巴扎西言語里仍難掩那些帶給他感動之處的遇見。
盡管,拉巴扎西竭盡所能打造了這部以藏北游牧文化為根基的舞蹈劇場,但他也坦言,舞蹈劇場《羌塘》并非藏北的全部,其實更多表達的是對這片土地的敬意,它的廣闊、它的壯麗、它的嚴寒、它的不可觸碰。
拉巴扎西想為《羌塘》這部舞蹈劇場賦予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融入。如祖輩留下來的“習慣”,不畏生死的精神,感恩天湖的饋贈,也如同每個牧人的阿媽,曾經(jīng)親手編織的愛——一條條色彩艷麗的腰帶?!懊恳痪湓?、每一首歌都深深地烙印在我們共同的記憶里?!彼f。
“現(xiàn)在的藏北是嶄新的,我們沒有必要追溯苦難的過去,卻要銘記新生活來之不易?!边@是拉巴扎西希望賦予這部舞蹈劇場的又一精神內(nèi)核。
關于《羌塘》這部舞蹈劇場,拉巴扎巴有他自己的定義:“這是一部純粹的、綜合的、以藏北人文生態(tài)為主題的、一部偏向于意識形態(tài)的舞臺劇?!?/p>
他說:“作為一名藏族舞蹈編導,我本著從舞蹈創(chuàng)作的本體出發(fā),希望大眾通過本劇,開啟對西藏藏北文化的重新認識。從而,能以舞蹈藝術的形式,近距離接觸和感受那里獨有的寂靜與美感。我也希冀著有那么一天,我可以帶著這部劇,在納木錯湖畔來一場戶外的直播演出活動,讓世界各地的朋友切身感受到,當身心與雪域高原美景相遇時的美妙?!?/p>
拉巴扎西最后說,每一個民族都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象征和歷史背景,藏北馱鹽文化具有非常獨特的文化屬性和精神價值。對于現(xiàn)代牧民而言,他們是與時俱進的,現(xiàn)代文明的到來,使得牧區(qū)有著飛速的發(fā)展,但我們不可忘卻祖輩千百年來的文化遺跡。
他說:“當下,發(fā)展與進步是我們?nèi)祟惞餐闹黝}。馱鹽人的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我們?nèi)パ永m(xù)——他們從不畏懼風險,卻敬畏自然與生靈。這在今天這樣一個紛繁的時代,愈將凸顯其作用。從另一方面來說,一直以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藏北游牧文化所提倡的普遍價值觀,這也與我們國家提倡的‘兩山’理念相輔相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市文化局舉辦文化藝術類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gòu)工作專題會
4月12日,拉薩市文化局召開文化藝術類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gòu)工作專題會,全市51個校外培訓機構(gòu)負責人參加會議。 [詳細] -
走愛國愛教的康莊大道,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huán)球節(jié)目中心制作的五集歷史文化紀錄片《扎什倫布》,以歷代班禪額爾德尼駐錫地扎什倫布寺為核心,圍繞“源流”“交融”“承愿”“定制”“圓夢”五個主題。[詳細] -
西藏積極推進藏醫(yī)藥文化“走出去” 打造開放交流合作的靚麗名片
藏醫(yī)藥是中醫(yī)藥重要組成部分?!安蒯t(yī)藥浴法”被正式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四部醫(yī)典》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國家和自治區(qū)非遺藏醫(yī)藥項目數(shù)達到40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