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文化,歷久彌新。5月1日起,系列報道“千年經典向新行”將深入工廠,走近工匠,再現宣紙、陶瓷、絲綢、木雕等中國千年經典產業(yè),如何通過引入新質生產力,讓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新的生機。
五一假期,安徽宣城涇縣的一家線裝文化園里,一批具有珍貴研究價值的宋版書籍,正在印制。這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而實施的一項宋文化重大工程——《宋版集萃》古籍保護再造工程,首批38種將在年內出版面世。而為了給讀者再現千百年前宋版書的絕世神韻,全套《宋版集萃》都采用了特制的手工宣紙。
宣紙,始于唐代,發(fā)源于安徽省宣城市涇縣,距今已有1500余年歷史,因經久不脆、吸水潤墨、不蛀不腐等特點,素有“紙壽千年”的美譽, “輕似蟬羽白似雪,抖似細綢不聞聲?!币粡垙埍∪缦s翼的宣紙,經歷代文人墨客之手,讓無數古籍珍本、名書名畫保存至今,承載著千百年來的中華文化。而宣紙的制作技藝,也在安徽涇縣傳承至今。
從一株樹到一張紙,宣紙的華麗蛻變每招每式都需要工匠們日積月累的精湛技藝。
“水深火熱”是宣紙的兩大關鍵環(huán)節(jié)?!八睢?,就是“撈紙”,火熱,則是曬紙。用竹篾編成的紙簾在漿水中上下左右搖晃,一撈一提、一深一淺,兩個撈紙工需要高度協(xié)調,才能保證每張紙的厚薄均勻、質量優(yōu)良。
記者:您做撈紙多長時間了?
撈紙工丁志龍:快四十年了,學藝的時候每天3時起來,最少12個小時,原來全部是人工,最少要好幾個人,現在機械代替了一部分,人要少一點,省力。
宣紙師傅們練了多年的老手藝,如今在新裝備的研發(fā)助力下,發(fā)揮出了更好的效果。撈紙池底部增加了螺旋槳,紙漿能被輕松打散,還不會沉在底部。而在曬紙車間,過去的泥墻也變成了鋼板墻,墻面不僅不易開裂,還通過內部電加熱,增加了墻面的導熱性,讓控溫更加精準,曬出的紙也質量也更高。
好的宣紙,聽而聲音柔和,看而純凈透光,拿起薄而輕盈,抻而不破,用時潤墨不變形。
傳統(tǒng)的手工技法配合新技術,千年的“絕活兒”不僅傳承至今,還更省時省力。
從一張紙到一本書 需數十道工序
宣紙的保存時間可達千年,故而有“紙壽千年”的美譽。而如今,它成為延續(xù)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2008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的原大影印工程啟動,歷經6年完成,再現了古籍的精美神韻。文淵閣《四庫全書》共3萬余冊,工程量巨大,對于版式、字體、裝幀等方面要求極高,這無疑對從事宣紙制作和線裝生產的老手藝人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三希堂線裝文化園車間主任韓波:因為從紙張調度到各個方面,宣紙不到位,那邊印刷不了,工人不到位,就裝訂不了。
如何用宣紙更好地保存?zhèn)鞒泄偶?,新時代的工匠們在尋求更好的方法。
宣紙印刷,就是一個難題。宣紙具有吸墨的特性,因此在印刷過程中,調圖師和印刷機長需要多次調圖校色,盡可能地還原原版書畫所用宣紙的顏色質感。此外,宣紙柔軟透氣性強,無法直接進入印刷機。研發(fā)者經過無數次地試驗,終于找到了在宣紙背面托裱紙的印刷方式,不僅印刷一次成型,更大大提升了還原度。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三希堂線裝文化園總經理陳光蘭:宣紙它輕、柔、薄,現代新的工藝基本上用不上,我們是在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的這個基礎之間,做了很多的改良 。
印刷后的宣紙,還需要經過三十八道工序方能成書,這些工序大部分都需要手工操作,比如線裝折頁。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古籍裝幀技藝傳承人張云芳:你看我們折一折,挺簡單的是不是?但你自己真正上手的時候并不是那么簡單。
宣紙質地細膩、手感柔軟,印頁依中縫折正,手搓的方式不僅慢,偶爾也會影響宣紙的美觀。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三希堂線裝文化園車間主任韓波:這個紙捏不起來,怎樣做都捏不起來,在網上找了好多種,到最后才找著這種有小顆粒感。沒有手指套的時候,他們一天能折3000,當用了手指套后,他們一天能折5000到6000。
老師傅的絕活手藝,加上年輕人的新點子,碰撞出傳統(tǒng)與新時代交融的火花。2022年7月,精美的原大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整套入藏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與目前尚存于世的文津閣、文溯閣、文瀾閣三閣部分真本首次同臺展示。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三希堂線裝文化園總經理陳光蘭:我們用這樣的一種方式,讓大眾能夠觸摸、能夠感受到,然后去傳播和分享給更多的人。
千年瑰寶 衍生出眾多文創(chuàng)產品
跨越千年,宣紙讓經典古籍得到更好的傳承,也以更精彩的姿態(tài),飛入尋常百姓家。不再只是一張紙,而是一把宣紙扇、一份宣紙請柬、一個宣紙平安符、一次宣紙研學、一場酣暢淋漓的宣紙寫生。這張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名片,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慕名而來。帶著古人的智慧,結合新質生產力,這個千年瑰寶也在不斷向新而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