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尖扎縣:在黃河岸邊找到幸福滋味
秋日的黃河兩岸層林盡染,河水碧波蕩漾,與山川構成一幅如詩如畫的風景。走進德吉村,一排排整齊的藏式院落矗立在黃河岸邊,成排的房屋中央是文化廣場,旁邊高大的黃河水車緩緩滾動,見證著一個美麗鄉(xiāng)村的發(fā)展。
地處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德吉村,是一個易地扶貧搬遷村。2016年,為了讓貧困群眾擺脫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便的生活困境,尖扎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山上問題,山下解決”的思路。2017年,來自尖扎縣7個鄉(xiāng)鎮(zhèn)30個村的251戶946名村民走出大山,搬進黃河岸邊氣候宜人的新居。
這是2020年8月11日拍攝的尖扎縣昂拉鄉(xiāng)德吉村全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隨著鄉(xiāng)村旅游的發(fā)展,德吉村實現了從易地扶貧搬遷村到網紅旅游村的轉變。村民們紛紛利用優(yōu)勢資源,開設農家樂,制作地道的美食,游客紛至沓來。
2018年6月,記者第一次走進村民達巴的民宿,四四方方的院落里,木屋內藏式土炕連接取暖的藏式鐵爐,奶茶咕嘟嘟冒著熱氣。這一年,30戶村民在村干部號召下,自愿辦起農家樂,并接受餐飲技能培訓?!耙婚_始我們都不太愿意學,總覺得男人下廚很沒面子?!边_巴說。
尖扎縣昂拉鄉(xiāng)德吉村村民角巴措在自家民宿內為旅客送食品(2020年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2019年11月,記者再次見到達巴時,他正系著圍裙嘗試自制鹵肉?!艾F在村里的男人們都和我一樣,爭先恐后地參加烹飪培訓,比誰做的飯香,比誰掙的錢多?!边_巴笑著說。彼時,德吉村已成為青海家喻戶曉的網紅村,當年接待游客2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740萬元,群眾分紅80余萬元。
今年4月,達巴家二樓的茶館開業(yè)了,菜單上共有40多種特色菜品。直到9月,達巴一家依靠民宿、餐飲和便利店收入4萬多元。德吉村駐村第一書記錢偉告訴記者,村民們的人均年收入從2016年的3258元增長至2022年的13000元。
游客乘坐游艇在尖扎縣昂拉鄉(xiāng)德吉村附近的黃河游玩(2020年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此外,依托光熱、水域等優(yōu)勢資源,德吉村還開發(fā)了民俗體驗、親子沙灘、水上娛樂、果蔬采摘等旅游項目。“‘開門是店、關門是家’的農家樂經營模式,讓搬遷群眾通過鄉(xiāng)村旅游捧上了‘金飯碗’?!卞X偉說。
黃河水沿村莊潺潺流過,河畔金黃的沙灘連接另一個嶄新的村莊——來玉村。2019年1月7日,來玉村告別惡劣的居住條件搬遷下山,成為德吉村旅游產業(yè)鏈的延伸。
“今年農家樂開業(yè)4個月就收入近2萬元,通過村里的餐飲技能培訓,我對藏餐制作有了更大的興趣?!眮碛翊宕迕癫诺└嬖V記者,他準備改裝廚房,添置家具,讓游客住著更舒適。
游客在尖扎縣昂拉鄉(xiāng)德吉村黃河露天沙灘上游玩(2020年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來玉村民宿商業(yè)區(qū)在開發(fā)便利超市,設沙灘攤位,為游客提供觀景、就餐等服務的同時,逐步實現本村村民就地就業(yè)?!拔覀?yōu)楸敬宕迕裉峁┝?8個就業(yè)崗位,今年向村集體分紅15萬元,此后每年遞增5萬元。”投資修建來玉村重點民宿項目的湖州和家興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英一說。
“‘德吉’在藏語中是‘幸?!囊馑?,取這個名字就是為了表達村民們對黨和政府的感恩之心,我們要靠自己的雙手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讓游客們在這里找到幸福的滋味?!钡录妩h支部書記下吾端智說。
2020年7月,德吉村獲得全國鄉(xiāng)村旅游重點村稱號;2022年,來玉村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xiāng)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省尖扎縣:易地搬遷“安身”又“安心”
2021年,僅德吉村的“光伏銀行”,就幫村里搬遷戶每戶增加了5000余元的收入,全村251戶,收入共計120余萬元——這是德吉村“光伏銀行”的2021年度“成績單”。[詳細] -
黃河岸邊致富忙——青海省尖扎縣易地扶貧搬遷點見聞
初春時節(jié),走進正在打造“黃河民宿第一村”的來玉村,在32歲的村民才旦家里,民宿木屋已經建好,木工們正忙著打制藏式家具?!叭缃窦壹覒魬敉俗詠硭胍谷律饺∷臍v史一去不復返了?!辈诺┱f。[詳細] -
青海省尖扎縣:易地搬遷群眾樂業(yè)安居奔小康
近年來,尖扎縣結合各搬遷點的實際情況發(fā)展后續(xù)產業(yè),幫貧困群眾“挪窮窩”“換窮業(yè)”,捧上了“金飯碗”,難題得以破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