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加強基礎研究不急不行,太急更不行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 邱晨輝 張渺 見習記者 楊潔
兩會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xiàn)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從中看到一個明確的信號:這是我們黨把握科技創(chuàng)新規(guī)律的一個新認識,也凸顯出我國當前發(fā)展階段對基礎研究這個源頭活水“總開關”的更大需求。
兩會期間發(fā)布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我國近5年基礎研究經費增長1倍。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看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基礎研究取得了一些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的成果,但整體上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當下如何繼續(xù)加強基礎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已經進入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組織化程度越來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導對基礎研究產出的影響越來越大。必須深化基礎研究體制機制改革,發(fā)揮好制度、政策的價值驅動和戰(zhàn)略牽引作用。
多位受訪者呼吁健全和落實符合基礎研究規(guī)律的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真正釋放科研人員,特別是青年科研人員的創(chuàng)新活力。其中,自主權、組織方式、評價機制等是關注度最高的關鍵詞。
在選題、選人方面賦予一線單位更多自主權
如今看病能拍X光片,得益于德國科學家倫琴120多年發(fā)現(xiàn)的X射線;6G研發(fā)應用的部分編碼理論,在20世紀50年代問世?;A研究的前瞻性至關重要??萍疾坎块L王志剛在2月24日國新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新聞發(fā)布會上說:“基礎研究首先是能提出問題?!?/p>
王貽芳認為,什么樣的項目重要和緊迫,如何實現(xiàn)國際領先,哪兒會被“卡脖子”,如何培育重大成果等,科研單位自己最清楚。
2019年,科技部、教育部、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學院印發(fā)《關于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關自主權的若干意見》,要求“賦予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更大科研自主權”,國家科研項目負責人可根據(jù)國家有關規(guī)定自主調整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自主組織科研團隊。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賦予科技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選擇權。
今年,王貽芳帶來了一些關于改革基礎研究管理的具體建議,希望未來能夠充分發(fā)揮科學家和科研單位在選題、立項、布置和分配任務方面的作用,給予自主權。
他建議把部分經費的選題、立項決定權交給科學家、科研單位或領域內的科學家共同體。選取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央直屬科研單位,依照其過去獲得的競爭經費,按比例(如10%)給予穩(wěn)定支持經費。提出試點項目的選取應當“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合”,由試點單位的學術委員會和外部的專家顧問委員會給出評估意見,最后由單位領導決策。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本次帶來的提案中也談到了“自主權”。作為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shù)學研究中心主任,他著眼于從人才“源頭”加強基礎研究,建議對于具有豐富拔尖人才培養(yǎng)成效的高校,給予“更多選拔培養(yǎng)的自主權利”。讓高??蒲性核诟邔哟稳瞬排囵B(yǎng)工作中,承擔更大責任、發(fā)揮更多主動性和積極性。
評價基礎研究“不能用發(fā)了多少文章來衡量”
人是科技創(chuàng)新最關鍵的因素,評價機制是人的指揮棒。因此評價問題,特別是青年科研人員的績效評價、聘期考核、人才稱號問題也備受關注。
作為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的首席科學家,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員張新民正在領銜攻關原初引力波探測這一難題。2017年,國外三位科學家因Ligo探測到黑洞并合產生的引力波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原初引力波至今在國際上還沒被探測到,張新民所在團隊在青藏高原海拔5250米的地方建立了觀測站。
“在世界屋脊聆聽宇宙初啼”,高原反應難以避免。一次,幾個年輕人從北京過去高反很嚴重,一位女科研人員當天晚上就住了院。第二天,張新民以為她會打道回府,結果她留在觀測站里繼續(xù)工作。
這項可能會橫跨數(shù)十年的基礎研究項目,需要不少這樣的年輕人。但張新民看到,有些年輕同事可能因短期內很難有重要論文產出,而失去獲評青年人才稱號等機會。他說:“年輕人心里不平衡了,就不穩(wěn)了?!?/p>
“基礎研究是做研究的基礎,所有研究要首先從基礎做起,才能有高層建筑。”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學術委員會主任童金南說,科學的樓房有兩部分,一部分在地下,看不見;一部分在地面,可以看得見,“現(xiàn)在很多評價體制還是以看得見的為主”。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正在帶領團隊打“看不見”的“地基”。其目前攻關的高溫超導機理問題,是凝聚態(tài)物理的世紀性科學難題,他坦言:“沒有人知道哪天能實現(xiàn)?!?/p>
“基礎研究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不確定性。研究時間的不確定性,問題正確與否的不確定性,在什么時間用什么手段、什么人、什么機制去實現(xiàn)這些都有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要求我們一直在工作,有時候需要花費畢生的精力?!毖ζ淅ふJ為:“對基礎研究的評價不能用發(fā)了多少文章來衡量?!?/p>
“迫切需要解決青年科研人員中長期學術積累的體制機制問題?!边@是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科協(xié)副主席袁亞湘在持續(xù)呼吁的問題,他特別強調“要制定符合基礎研究學科特點的評價考核制度”。
具體而言,袁亞湘認為需要使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不必整日忙于立項、評估、總結、匯報,忙于說服領導和評委;使他們不必夜以繼日地追評獎、爭“帽子”,謀名譽,以此提升社會地位、改善生活條件。
2020年,科技部、發(fā)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和自然科學基金委等五部門聯(lián)合制定《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提出建立有利于原始創(chuàng)新的評價制度。對人和創(chuàng)新團隊的評價推行代表作評價制度,避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A研究項目重點評價新發(fā)現(xiàn)、新原理、新方法、新規(guī)律的原創(chuàng)性和科學價值,注重評價代表性成果水平。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完善基礎研究人才差異化評價和長周期支持機制”“構建符合基礎研究規(guī)律和人才成長規(guī)律的評價體系”。
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鐘章隊建議,減少短期績效考核的權重,以學科方向、研究方向、團隊協(xié)作為基礎的聘期考核為主,讓研究者沒有后顧之憂地選擇自己更感興趣、更擅長的研究方向,長期堅持攻關。
王焰新表示,在評價機制上,應對不同類型基礎研究開展“差異化”評價標準和評估。對于基礎研究青年人才的評價應“盡量以新知識發(fā)現(xiàn)和方法學創(chuàng)新為導向,而非項目快速結題出成果為導向”,讓青年人才靜下來,潛心學術研究。
支持基礎研究需“靈活”且“長期”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還指出,要優(yōu)化國家科技計劃基礎研究支持體系,完善基礎研究項目組織、申報、評審和決策機制,實施差異化分類管理和國際國內同行評議。從采訪中看,從事不同學科、種類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對于組織形式的訴求差別較大,“靈活”組織成為不少科研人員追求的總體原則。
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歆認為,對于身邊的青年科研人員來說,比起越來越名目繁雜的各類獎勵和項目,一個穩(wěn)定、寬松的科研環(huán)境尤為重要。他呼吁減少以“頂層設計”為名、過多干涉數(shù)學領域青年科研人員的獨立探索,要保護年輕人在學術生涯早期所具有的強大創(chuàng)造力。
而在張新民看來,高能物理大科學裝置上馬,“那么多錢,那么多人,沒有一個很好的規(guī)劃能行嗎”?
對此,王焰新和許多科學家的共識是,基礎研究具有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且不同的基礎研究活動有不同的特點和要求,在組織機制建設上需要更加開放、靈活、多樣化。
同時,不少科研人員在談到加強基礎研究時,非常重視“長期”二字。
童金南對“基礎研究組織化程度越來越高”感觸很深。他認為大科學研究好比設計大地質工程,需要進行切實細致的前期調研和評估。但目前,“一般不允許我們有太多的時間進行前期調研和仔細考慮,大部分投入者都要求馬上見到實效,這不符合基礎研究的規(guī)律”。
具有基礎性、奠基性的理論問題往往需要十年如一日甚至長達幾十年的專注投入。今年九三學社中央擬提交一份與著力造就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有關的提案,建議對基礎研究類人才給予長期穩(wěn)定的科研經費支持。
田剛在提案中還表示,希望給予基礎研究的支持,不要因管理人員的變動或管理單位的變遷而改變。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三江科技委顧問許波建議,企業(yè)應當面向長遠發(fā)展,進一步加大基礎研究投入,探索設立專項基金,前瞻部署基礎研究,增強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機能。
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李俠,曾選取全球1800-2006年間做出基礎研究顛覆性產出的40位科學家進行分析,其中包括愛因斯坦、麥克斯韋、海森堡等人,他發(fā)現(xiàn),這40位科學家做出顛覆性成果的平均年齡為36.45歲。這一結論揭示:基礎研究顛覆性成果大多是年輕人做出來的。他說:“從大尺度時間范圍來看,我們的多個研究表明,科學家學術創(chuàng)造力峰值年齡大約在38歲左右?!?/p>
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的李政道學者李數(shù)是一位正奔跑在科學探索之路上的青年學者。他致力于高能量前沿實驗粒子物理研究,有躍躍欲試的科研想法,希望基礎研究工作能夠獲得足夠且穩(wěn)定的資助,以心無旁騖地探索自然極限、拓展人類認知疆域。
“讓錢為科技人員服務,而不是讓科技人才為錢服務?!比珖f(xié)委員、廣州市科技局局長王桂林說:“在廣州,只要博士來我們就給項目、給錢。”
他自2021年開始推動基礎研究“普惠式”項目“啟航”計劃——先拿5萬元作年輕科研人員的“第一桶金”供其自由探索,隨后對其中的拔尖人才進行階梯式“續(xù)航”。王桂林把這種少量普惠支持叫“拋磚引玉”,“沒想到年輕人對這塊 ‘磚’印象很好”。他說,兩年來,這項計劃支持了2600余名35歲及以下的青年博士開展基礎研究,廣州基礎研究人才“蓄水池”初步建成。
看到日本的諾獎成果涌現(xiàn)最起碼積淀了50年,王桂林覺得:“加強基礎研究不急不行,因為一萬年太久。但從青年人才的發(fā)展規(guī)律看,太急,更不行?!?/p>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